哲學家-尼采
>> YOUR LINK HERE: ___ http://youtube.com/watch?v=Cepv6Ve3Kdk
本影片版權非我本人所有,若各位有興趣關注原版影片,各位不妨前往欣賞哦~~~ • 如果作者有翻譯錯誤、不恰當,或是更好的譯法,歡迎各位予以交流、批評、指點! • 最後,希望各位喜歡這一部影片!盡情討論吧~ • -- 分享 -- • FB: / preubenphilosopher • -- 逐字稿 -- • 《PHILOSOPHY-Nietzsche》 • 《哲學家-尼采》 • [00:05 ~ 01:57] • 我們首先面臨的課題,是要如何正確發音他的名字,第一個音節擬似「knee」,第二個則為「cha」 • knee-cha • 接著我們來瞧瞧他過往那些驚世駭俗地發言: • 「那無法殺死我的,將使我更堅強」 • 「上帝死了!而正是我們謀殺了祂」 • 還有他的大鬍子。 • 而當我們這樣做,將會發現為何這位思想家,能如此迷人、睿智,且對社會有所裨益 • 尼采誕生於1844年,位在德國東部之安寧祥和的村莊,其父親在那裡是一名牧師。他的學校生涯表現卓越,在大學更是出類拔萃,之後便成為指導古希臘文獻學的教授,並任教於巴塞爾大學,當時的尼采,才年僅二十多歲 • 不過他的仕途並不如意,他受夠了學術圈的生活,最後辭去教職-遷徙到位在瑞士的阿爾卑斯山區的希爾斯-馬利亞。在那裡,他過著靜謐的生活,並撰寫他的名著,諸如: • 《悲劇的誕生》 • 《人性,太人性的》 • 《快樂的科學》 • 《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》 • 《善惡的彼岸》 • 《道德系譜學》 • 他有些關於家庭的和睦問題: • 「我討厭自己的母親,更甚痛苦的,是聽到妹妹的聲音。女人總是拒他於千里之外」-未出版的筆記 • 而當他只有四十四歲時,精神崩潰了。就在他於杜林的街道上,瞧見一匹馬被牠的馬伕鞭打時,衝過去一把抱住牠,高喊:「我理解你!」。尼采從此一蹶不振,並於十一年後逝世,但他的哲學是如此光彩奪目,和充滿英雄主義的色彩 • 他作為一個先知,如此呼籲:征服自己,或稱「自我掌控」-而這需要一個擁有偉大心智的人,尼采喚其為「超人」。無論如何,要擁抱凌駕於生命之上的任何苦難與挑戰。 • 他希望其作品能夠教導世人,正如他所言:「如何成為真實的自己」 • 尼采的核心思想共有四大要旨: • • [01:58 ~ 02:52] • 1、面對自己的嫉妒心 • 尼采認為-嫉妒-乃組成生命的重要元素。不過基督教指導世人,對於嫉妒的情緒要感到愧疚,嫉妒被視為一種罪惡,所以我們把自己與他人之間隱藏起來。然而,尼采認為保留嫉妒心,其實並非壞事,只要能使它成為欲之所向的一盞明燈。 • 每一個令我們心生羨嫉的傢伙,應被視作未來能夠成為的人物。像是文豪、大亨或大廚之類,嫉妒心-能讓你邁向有朝一日能勝任的未來。這並非意味著-他相信有志者事竟成、皇天不負苦心人,而是他的生命教導了他,別輕易滿足於現狀 • 簡單來說-尼采堅稱,我們須正視自身的真實慾望,然後豎起英勇的大旗去挑戰,才能用莊重的儀式來悼念它,此乃「超人」的真正意義 • • [02:52 ~ 04:14] • 2、不要成為基督徒 • 尼采對於基督教有些獨特的見解:「在新約聖經中,僅有唯一可敬的對象:彼拉多,羅馬帝國的行政總督」 • 在這荒誕的事件裡,他的目標十分微妙且耐人尋味:彼拉多憎惡基督教要信徒免於嫉妒之心 • 尼采認為,基督教湧現於羅馬帝國晚期,腦袋盡裝些奴隸的思想,且再也無法承認和承受,無法得到自己所渴望的,所以就死守這個理念,好作為懦弱的藉口。 • 尼采喚這作「奴隸道德」 • 基督徒-這些人自甘墮落成為畜群,期盼得以安享真正的滿足感(世俗地位、性魅力、博學多聞、創造力),但因無能所致,故無法取得。因此,他們創造偽善的教條,去譴責那些他們所渴望的,卻無力爭取到的事物;同時去讚頌那些他們不渴望,卻恰好擁有的事物 • 所以,在基督教的價值體系中- • 「無所欲求」都變成「高尚純潔」;「軟弱無能」都變成「良善美好」;謙遜以對、厭惡至極的,皆採取「服從」;以及在尼采的短句格言-「沒有-作為-能力-以致-行使-復仇」,都變成「原諒寬恕」 • 基督教無異於提供更具規模且機械式的辯解 • -- 官方 -- • Origin: • PHILOSOPHY - Nietzsche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