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兆明博士 鳩摩羅什大師的故事













YOUR LINK HERE:


http://youtube.com/watch?v=UP_nE0E9j0M



影片來源:http://hkreporter.loved.hk/video_arch... • 止惡行善 慈悲平等 慧觀緣起 無常無我 • 心燈慧語:http://www.happyhari.com/ • 康富天地:http://staroracle.com/ • 香港人網酒色財氣討論區:http://www.hkreporter.com/talks/forum... • 鳩摩羅什對東亞佛教經典的貢獻巨大。羅什於西明閣和逍遙園開始譯經,據《出三藏記集》載,羅什一生翻譯三藏經論74部,凡384卷,有《金剛經》、《阿彌陀經》1卷、《坐禪三昧經》3卷、《法華經》7卷、《摩訶般若波羅蜜經》27卷、《維摩經》3卷、《大智度論》100卷、《中論》4卷等。此外還有,與廬山慧遠的書信問答集《大乘大義章》3卷,弟子僧肇編撰的《注維摩詰經》10卷遺世。入室弟子有僧肇,道生,道融,慧觀等三千餘人,後世有什門四聖、八俊、十哲之稱。他翻譯的經卷準確無誤,對後世佛教界影響極為深遠。並留有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的名句。贊寧稱讚鳩摩羅什翻譯《法華經》「有天然西域之語趣」,《金剛經》雖有眾多譯本,在佛教界一向傳誦的是鳩摩羅什的譯本。鳩摩羅什的譯文已臻於精美,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四字句爲主的行文體制,稱「譯經體」。胡適在《佛教的翻譯》一文指出:「在當日過渡時期,羅什的譯法可算是最適宜的法子。」 • 儒家韓愈曾自嘆不如鳩摩羅什。陳寅恪推崇鳩摩羅什,認為他的譯經藝術實優於玄奘,有三個特色:「一為刪去原文繁重,二為不拘原文體制,三為變易原文」。但羅什卻認為「改梵為秦,失其藻蔚,雖得大意,殊隔文體,有似嚼飯與人,非徒失味,乃令嘔噦也。」。弘始十五年,鳩摩羅什在長安大寺去世,臨終前他說:「今於眾前,發誠實誓: 若所傳無謬者,當使焚身之後,舌不焦爛」。果然火化之後「薪滅形碎,唯舌不灰」。另外,唐朝玄奘等人的譯經被稱為新譯,此前的鳩摩羅什等翻譯的經卷被稱為舊譯。
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









Content Report
Youtor.org / YTube video Downloader © 2025

created by www.youtor.or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