讓荷蘭能源大國轉向的格羅寧根
YOUR LINK HERE:
http://youtube.com/watch?v=y-bkeh8GCPQ
荷蘭是能源大國,身為戰後歐盟前身-煤鋼共同體一員,荷蘭的煤礦開採在1950年達到巔峰。 • 1959年荷蘭在北部的格羅寧根省(Groningen),發現了大量的天然氣,荷蘭是全世界十大天然氣生產國之一;而格羅寧根省天然氣礦產是全世界最大的,從此天然氣佔了荷蘭能源產量比例80%,讓荷蘭在能源自主的排行榜上名列前茅,還能夠外銷出口42%,荷蘭因此沒有像其他國家,因為1973年的石油危機,被迫大舉轉向核能發電;荷蘭目前僅有一座核能發電廠,建於1973年,只占電力比例的3.5%;荷蘭總用電量從1950年起,以每年平均4.5%的成長率攀升,荷蘭2013年的總用電量為1190億千瓦/時,面對越來越大的電力需求,得天獨厚的天然氣真的取之不盡嗎? • 2014年2月13日凌晨3:30,芮氏規模3的地震,震醒了格羅寧根地區民眾,這個地區有越來越多的小型地震,主要是由於天然氣開採之後造成的地層下陷,地震次數越發頻繁,寧靜的小鎮民怨沸騰,經濟部長不得不親自出馬安撫;更何況這裡距離海平面,僅僅只有一公尺,鬆軟下陷的地質,還要面對海水倒灌的威脅。再生能源只佔電力比例的13%,電力比例超過63%的天然氣被迫停產,讓荷蘭的火力發電比例再度攀升;2015-2016年間三座新的 燃煤電廠加入營運,兩座原來計畫在2017年停止營運的燃煤電廠,也因為政府擔心電量供應不足,遲遲沒有確認停止營運的時程。 • 沒想到荷蘭一個環保團體Urgenda,動員了900多名公民,正式對荷蘭政府提出告訴,認為在保護公民,免於受害於全球暖化的行動上失職,我們要求法庭強制政府,必需在2020年前,就達成40%的減碳,因為這樣,才能保護未來的後代,2015年6月24日,這個曾經向海爭地的國家,再度創下歷史,2020年前,減碳比例必需要達到1990年的25%,低於這個比例,對於Urgenda基金會將是非法的,全球媒體都以頭條報導這個歷史性的判決,另外有28000荷蘭公民簽署了一份請願書,說服政府應接受裁決,不得提出上訴。 • 2015年底,荷蘭眾議院通過全部關閉5座火力發電廠的決議;但是電力不足的威脅,讓原定在2013年40年的營運年限,到期就要關閉波斯勒核電廠,不得不再延長20年繼續營運至2033年;同時荷蘭Dalta公司,正在波斯勒原址新建一座,具有2500兆瓦發電量的核能反應爐,預計會在2020年啟動營運,70年代沒有選擇核能的荷蘭,半個世紀後,為了捍衛全球暖化之下,風景明信片的小橋流水人家,終於小心翼翼的走向核能發電。
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#
